裴昌龙简介
大家好,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吧。很多人不知道裴长龙的介绍。下面详细解释一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
裴昌会(1896年-1992年),字同野,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副主席,爱国起义将领。潍坊市潍城区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四师参谋长、四十七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德阳率部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担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和重庆市委副主任委员等职。1992年3月23日在重庆逝世,终年96岁。,裴长辉-人生简介
裴长辉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工商家庭,
先后在潍县继志高等小学、高密县胶莱中学、潍县县立中学读书。这期间萌发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加入同盟会。中学毕业后,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商预科,又投笔从戒,先后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先分配到孙传芳部,不久转入国民党部队,从低级军管逐级递升。1927年后,历任第四师参谋长、四十七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1937年起,任第九军副军长兼军长,第四军副军长,第一战区副主任,Xi安绥靖公署副主任,第五、第七兵团中将军长。
1950年后,裴长辉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川北行政公署副主任兼工业局长、西南纺织管理局局长、重庆市副市长、四川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历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员会主席、重庆市委员会名誉主席、副主席。
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一级解放勋章”。他是第一届至第七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裴长辉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始终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希望海峡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他经历了从爱国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程,并在93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裴长辉于1992年3月23日在重庆逝世,享年96岁。
裴长辉-军旅生涯
裴长辉(1896-1992)出生于山东威县一个富裕的工商家庭。在他的童年,清朝末年,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封建半殖民地人民的种种悲惨遭遇,使他在中学时期萌发了富国强兵、反帝的思想,并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
1918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在山东招生,裴长辉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第二混成旅当见习班长,后升任排长、连长、上尉参谋、少校团副团长等职。
1929年5月,裴长辉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47师141旅第七团团长。1931年随部到江西兴国县梁村参加红军“围剿”。战败后退守永丰、吉水休整。
1936年7月开始,裴长辉与八路军并肩作战,共同抗日。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裴长辉率四十七师到正在抵抗的河北省涿县,先与30军在白沟河一带作战。面对日军装备精良的炮兵群和战车的疯狂进攻,他带领部队顽强战斗,坚守阵地7昼夜。他奉命突破敌人的封锁,经易县转入保定城关。随后转战元氏县以西高地,多次抗击日军北进。
1939年1月下旬,裴长辉率四十七师阻击洪洞、古县之敌。经过两天半的决战,敌人损失惨重,只剩下几百人逃跑。
从1939年开始,国民党在中条山和太行山驻扎了几个集团军几十万人的部队,阻挡敌人前进。国民党和共产党军队坚守阵地,在敌后合作打游击。在这个地区,有很多流寇,他们中的一些人有不稳定的政治倾向,他们之间经常发生摩擦。裴长辉的第九军长期驻扎在这一带,与日军关系良好,在当地游击队中有威信,在沟通和调解纠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促进国共合作、联共发挥了积极作用。
1940年7月,裴长辉升任第九军军长。根据战区部署,率第九军东进太原,至吴王山、太行山,长期驻守豫北济源,配合八路军抗击敌人,直至1942年春。这期间,陈赓驻扎在中条山,坚持敌后斗争,条件十分艰苦。有时,来自敌后的队伍被送到第九军防区要求短暂停留。裴长辉命令部下热情接待,缺少的粮食弹药尽量补充。关系非常好。
抗战开始没多久,裴长辉的老家魏县沦陷,裴的母亲和妻子有几十个随部队迁徙的亲人。他们于1944年底到达洛阳,住在离洛阳30里的李村。中原之战,洛阳频遭日军飞机轰炸,李村无法生活。此时裴正在前线指挥战斗,只派了一个随员照顾他的亲属。穿过山区后,他进入一个安全的地区,然后转移到Xi安。转运在柴关遇到了敌人。结果裴的7个亲人因为没有防御能力,被日军杀害。二儿子被抓获,但幸运地逃脱了。
1948年4月,裴长辉指挥部队参加了虎地山战役和大理以北战役,阻止了解放军南下。由于在许多战斗中损失了兵力,我们不得不继续向四川撤退。当他撤退到宝鸡时,裴昌遇到了他过去参加过共产党的朋友李喜三。他们感情深厚,无话不谈。他对李蒋介石卖国反共挑起内战极为不满。他告诉裴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复兴国家,繁荣民族。一个爱国的军人应该加入真正的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允许并鼓励反动阵营中的人放弃黑暗,做出赎罪的贡献。”并说:“如果你信任我,我愿意工作。”经过反复考虑,裴长辉觉得从长远来看,他领导的十几万士兵的前途是不可想象的,他决心走起义的道路。他果断地对李希说:“只要保证我的部队的人身安全,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位置,内战中的一切责任都由我个人承担。”他郑重委托李西三设法去延安联系解放军起义。1949年7月,裴长辉率团来到川陕公路和川甘公路交界处的双石铺。由于地形非常危险,他有了在这里造反的想法,但又没有太大的把握。8月中旬,李希三从Xi安回到双石铺,绕过胡宗南的封锁,向他传达了一个信息:叶仪总部欢迎他起义,表示理解他的现状,并转达了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的意见:既然对整个起义部队没有把握,不如再等一个机会。
1949年9月下旬,新疆警备司令陶之岳领导起义。11月23日晚,裴将递交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起义电报交给李、陈转递,随后裴率部在孝泉镇起义。
1950年10月起义部队训练完毕后,部队开赴天水,经陕西转入朝鲜前线。
裴长辉-建筑工程
整训期间,裴长辉于1950年4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后改为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至1954年6月。
1950年6月,裴长辉作为起义将领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二次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6月23日,毛泽东主席单独会见了裴长辉。毛主席亲切询问起义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安排。裴一一作答,感到愧疚不安。他沉痛地对毛主席说:“1947年3月,我和胡宗南侵入延安,波及边区十几个县,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我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应该向您老人家谢罪。”毛主席幽默地说,“你说得对。你们在延安东门外的路上铺了石头,在延河上造了一座滚水桥。”
裴长辉说:“你的藏书是由新闻主任运到Xi安的。我很难过我没有为你保留它们。”毛主席说,“我的藏书全是马列主义的书籍。我很高兴他可以阅读它们,并成为一名志愿者宣传员。”毛主席还告诉他党对叛乱分子的政策,并鼓励他在有生之年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临行前,毛主席还送给他一本《改造学》。
1950年10月,裴长辉被调到川北行署任副主任兼工业局长,同时分管农林交通,并任川北土改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行政公署结束后,调任西南纺织管理局任局长。西南地区一级机关撤销后,调到重庆任分管轻工业局的副市长,直至1966年。在这十几年间,他在部队度过了半生,并开始领导工业生产。他什么都是从零开始学的,而且学的很认真。
裴老自1954年以来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和重庆市CPPCC副主席。1952年1月民革川北分区正式成立后,裴担任主席。此后,裴历任民革四川省委、重庆市委领导,直至民革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他在民革领导岗位上,特别是在接受党的领导方面,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上世纪80年代,他虽然年事已高,不能担任具体领导,但仍十分关心民革的工作。
1989年8月,裴长辉以93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3月23日,裴长辉在重庆逝世,享年96岁。
上面解释了裴长龙的介绍。这篇文章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信息有误,请联系边肖进行更正。
相关推荐
- 出包王女有多少集02-16
- 考编和考公务员的区别12-01
- 花旗参泡水喝的功效 经常喝有这7大好处12-01
- 属鼠的几月犯月,属鼠的几月出生最不好12-01
- 中职专业课面试科目指定教材02-16
- 车轮胎到底多久更换一次12-01
- 做梦在结婚是什么征兆12-01
- 二极管漏电流多大时会影响使用寿命12-01
- 做梦打架是啥意思02-16
- 苹果13辅助圆球怎么设置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