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网 > 书信知识 > 写信基础 >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来源:写信网 时间:02-02
写信网为您精选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写作技巧

随着人们教育活动认识不断深入,"教育即交往"逐渐成为一个时髦且深刻的命题师生之间的交往与沟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以供大家参考!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因“心”施教

在与学生沟通时,老师要能够同各种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要能够因“心”施教。2500年前,有两个学生同时问老师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师根据其中一个学生为人懦弱的特点给予肯定回答,以激励他的勇气,给另外一名学生否定回答以中和他的暴性,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故。社会发展到今天,气质的四种类型学说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也为我们与学生沟通指引了方向。在教育那些任性倔强而冲动的学生时,我们老师一定要保持一份职业性的克制与冷静,采用“冷处理”方能“以柔克刚”;对于那些活泼好动但常常有始无终的学生,批评时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对于那些文静内向的学生,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动之以情。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恰当地运用沟通语言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老师要注意恰当地运用沟通语言。“请、谢谢、对不起”,这是社会服务行业的专业用语,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用语。在与学生沟通时,老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风趣、幽默,这样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感力和说服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更好地敞开心扉,说出他们的心里话。遗憾的是,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使用了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含有"恨铁不成钢"的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会降低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和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厌学、逃学、自杀等严重后果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注意情绪情感的心理效能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要注意情绪、情感的心理效能。有的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太注重讲道理,似乎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了,学生就会自然按照老师的意愿做出某种改变。其实,被忽视的情绪、情感因素恰恰正是师生沟通成败的关键。教师良好的情绪会增进师生间彼此的亲近和依赖,使教师的思想感情被学生所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进行个别沟通时,教师要表现出耐心和韧劲、爱心与期望,只有感情真诚和情绪良好的双向交流,才能产生师生"共振"效应,才会得到学生的情感回报。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避免空洞的说教与劝诫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要避免空洞的说教与劝诫。作为德育工作者,有时我们会急着想改变学生,“你不要、不应该、不可以……”,这些话在师生沟通中使用,训诫的成分难免太浓了,况且空洞的说教与劝诫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是苍白无力的。我们老师要通过真诚的分析与思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不是别人要他改变,而是他自己需要做出这样的改变,这才是师生沟通的较高境界。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转变教育观念

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讲求方法,但转变教育观念更加重要。按照心理学中abc理论的解释,老师如果能把学生看作天使,那么他便是生活天堂里;反过来,如果老师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是生活在地狱里。其实,这只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平常工作中,一些老师十分强调与学生的沟通方法,于是很喜欢向别人讨教与学生沟通的方法,似乎方法就是优化师生关系的灵丹妙药,其实不然。当他们采用这些方法与学生沟通时,学生往往并不领情,究其原因并不是方法不好,而是教育理念没有跟上。与沟通方法相比较,我觉得教育理念更加重要。如果教育理念跟不上,即使你拥有了好的沟通方法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任何方法的实施都离不开理念的支撑,师生沟通也不例外。

师生沟通并不抽象,它是随时随地随事都可能发生的,是伴随着教育行为始终的师生互动过程。师生沟通是你每天早上来到学校对学生的那一丝微笑,是你在下课之前多看学生的那一眼,是你在学生考试不够理想时对他(她)所说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是你不经意间对学生发出的一句赞美,也是你写在作业本上的那一行充满人性化的批语……

哲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良好的师生沟通,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与学生双向的交流;师生沟通也不仅是给学生帮助的过程,在给的同时,作为回馈,教师也会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教师教育生涯中最大的事莫过于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使自己所教的学生能素质良好、人格健全,有真才实学,为祖国建设事业作贡献。目标明确,愿望美好,然而,育人的事业是极其复杂、极其艰巨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实现目标。实现愿望,不仅须尽力,而且要尽心,不仅要讲科学,而且要讲艺术和方法技巧。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到底怎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既使教师实现培育一代的目标,又能使学生学得自主和愉快呢? 很明显,这就需要一种既能尊重学生的“成人感”,又能使教师实现目标的新的师生关系了。因为有了师生的沟通,学生才感觉到被尊重,觉得自己可以与成年人平等交流;有了师生沟通,教师才能更了解学生,才更明白学生的需要。人际沟通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由此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是不言而喻的。沟通是师生间双向的心灵活动。其中谈话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教师如能掌握以下谈话沟通技巧,可以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不妨一试:

1、学会了解

师生沟通的首要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如果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沟通时,完全按教师的“设计”进行,只谈自己感兴趣的事,那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只会使谈话变为单通道的“你打我通”,难有成效。惟一能使谈话顺利进行的方法,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开始,那正是他最需要、体会最深,也是话最多的, 教师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情况。所以,留心注意学生的喜好和厌恶,就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从这点开始,满足心理需要,从而使沟通顺利进行,教师便可有效地融进自己的教育意图,了解到许多未知的情况。

2、专心倾听

人们往往对自己的事更感兴趣,对自己的问题更关注,更喜欢自我表现。所以,一旦有人专心倾听谈论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备受鼓舞。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需要认真、专心地谛听学生的心声,表示出自己的诚意。如果时间不充裕,可另约时间,一定要真心诚意,集中注意地听;坚持耐心听完,不要随意打断,鼓励学生把话说完,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任;要辅以眼神、动作,如点头、微笑等,插以“是”这样的短语加以呼应。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3、面带微笑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吸引着、诱惑着对方,使对方无法拒绝。

4、适度赞扬

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满足感、重要感和成熟感。光是他们自己感觉到还不满足,还需要外界的认同,在认同中感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存在。所以,赞扬可以奇迹般地激励人,使人在生理、心理上都振奋起来。根据人们这一普遍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就要多用赞扬,少用批评,表扬与批评之比以7 比3 为宜。在建立师生之间人际沟通的同时,要想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实现对学生的人际吸引——即教师的个人魅力的实现。所谓“人际吸引”,是指人们彼此之间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性的情感体验,如喜欢、友好、友爱、尊重、依恋等。人际吸引决定现实的人际关系,并促进人际关系,使他人比较容易接受教育引导。根据人际相互作用成分,影响人际关系主要有三种因素:认知因素,即相互间的感知和理解,情感因素,即相互间的好感和喜爱;意向因素,即相互间的影响与行为。这三种因素并不是单向作用于人,而是交互作用并影响人际关系,其中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深度、稳定性和亲密性的主要调节器。现实的人际关系表明,喜欢一个人,能够比较容易引导这个人转变态度。由于吸引人是影响态度转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如果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与再实现人际吸引,那么,教育就会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实现。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人际关系。一个教师若有人际吸引力,与学生能和谐融洽地相处,则容易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学效能。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人们常用“园丁”“灵魂工程师”和“春蚕”等来赞誉教师,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反映了教师的艰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少年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要求苛刻,不能够理解人、谅解人,以致师生之间产生心理隔阂,难于实现心理沟通,尤其是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视野无限放大,已经逐渐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差距,教育的目标意图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否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不仅与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水平有关,而且与他们是否在日常管理中以人为本,把学生看作平等的学习主体,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心灵对话,跟学生进行沟通的艺术有关。那么如何与学生心理沟通呢?

一、 坦诚相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求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因自己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而凌驾于学生之上,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他们,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予他们,反之,要以宽容、豁达、理解、信任、尊重去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将心比心,投之以桃,学生必会报之以李。在平时,从语言到表情,从装束到行动,学生都会猜测教师的思想,判断教师的态度,教师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语,也有可能在学生心中激起千层浪。在我教过的班中,有一个男孩子活泼好动,酷爱体育,热心于班级工作,但就是对学习不肯下半点功夫成绩越来差。我就找到他,先与他闲谈,然后与他讨论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他侃侃而谈,极具热心。抓住此点,我表扬了他并委婉暗示他学习要用功。此后,一向不被人重视的他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不再沉溺于操场,而是开始学习。与此同时,我又通过其他的任课教师对其进行委婉表扬,“听你们的班主任或某老师说,你的某科进步很快。”进一步督促他,使他的成就感倍增,使他进一步受成功喜悦的驱动。最后由个别发展到全面发展,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动情地对我说:“老师,原来别都看不起我,是你的鼓励让我有了力量,有了今天的成绩。”由此可见,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精心呵护会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

二、 深入学生心灵,了解学生是实现心理沟通的重要条件

对待学生的困苦,尽心相助;对待学生的忧思,热心化解;对待学生的进步,热情肯定。现在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的早熟以及社会经验的积累,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点。有些特点带有普遍性,有些则是个性差异造成的。如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他们个性强烈,率性而为,不愿受纪律的约束,对他们的这些特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家庭状况、思想动态。只有深入了解,才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也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沟通。

三、 方法得当、因势利导是实现心理沟通的重要保障

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并分析学生,运用心理学所学的知识将学生从气质上分为几类;多血质、黏液质、汁质、抑郁质和混合性,并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分别加以对待。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中的长处短处,从而驾驭自己的气质特点,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上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学生中多血质胆汁质类型的同学比较典型,多血质同学活泼好动,满腔热情,朝气蓬勃,但是易朝三暮四,粗心大意,对他们进行教育要刚柔并济,他们满不在乎时要深刻批评,他们冷静时要耐心说服教育。对胆汁质的同学要发展他们勇敢、主动、豪放的性格特点,防止他们任性、粗暴。总之要因人而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 教师要克服认知偏见,确保心理沟通的有效进行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些认知偏差,即同学们所说的偏见,而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易产生很大消极作用,大大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常出现的偏见有: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效应,期望效应,近因效应等。告别是对待优生,往往一俊遮百丑,以偏概全,甚至姑息纵容,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对差生,则先入为主,发现不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更没有对待优生的那种信任与宽容。这些心理偏差,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威信,并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要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克服这些认知偏差,并深入了解学生,听听他们的心声,积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偏见与隔阂。

总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心理沟通达到协调完美的境界,就能确实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不仅单纯的影响到知识的传授,还涉及到学生的人格的塑造,影响学生的一生。师生心理沟通的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为人师者研究和实践。

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 内容由写信网整理,转载请保留地址: http://www.woxiexin.com/xiexin/mtrwxQSLmTACZ5hmtahyzArq.html

看过《师生交往中的心理沟通》的同学还看了: